招待所的煤油灯熬到后半夜,灯芯结了老大的灯花。?看+书_君+ _首!发+
苏檀把第三本账本拍在桌上时,封皮上的积灰簌簌往下掉——是赵德昌的小儿子今早敲开房门送来的,说在老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铁盒里翻到的。
"70年3月17日,青竹沟粮站调运清单。"顾沉砚的拇指划过泛黄纸页,"和你爸平反材料里的日期对上了。"
苏檀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记得父亲被批斗时,胸前挂的木牌上就写着"篡改3月17日粮运数据",如今三本账本摊开,墨迹重叠处清清楚楚:原记录是"红薯干两千斤",被涂改成"两千石"——两千石够喂饱整个公社半年,两千斤却连知青点的灶都填不满。+r?c,y,x*s~w..~c^o*m_
"看这里。"顾沉砚翻到最后一本的夹页,"白鹭贸易公司分三次打款到军工厂账户,备注都是'基建费',可青竹沟根本没修过什么基建。"
苏檀抓起铅笔在纸边速记,笔尖戳得纸页发皱:"第一笔打给陈伯年的私人账户,第二笔转到县供销社......林月白她叔是主任吧?"
窗外传来公鸡打鸣。
顾沉砚突然合上账本:"天亮前得把副本分出去。"
"赵德昌家一份,王大力家一份,刘婶家一份。"苏檀从空间摸出叠毛边纸,"王大力是当年给粮站扛麻袋的,刘婶收过粮站的烂菜叶——他们能作证这些数字对不上实际量。¨x^i¢a!o~s^h\u/o_c-h+i·..c\o\m^"
顾沉砚帮她研墨:"我让老战友联系省纪委了,明天下午两点,县委小礼堂开非正式听证会。"
苏檀的手顿了顿:"陈伯年......"
"他昨晚在招待所楼下堵我。"顾沉砚把墨汁推过去,"说想在棺材板合上之前,把当年被'白鹭'拿枪指着改账的事说清楚。"
听证会当天,县委小礼堂挤得水泄不通。
苏檀站在台前,三本账本一字排开。
陈伯年被人扶着上台时,后背佝偻得像张弓,可开口时声音却响:"70年3月17日,我确实把两千斤改成了两千石。
'白鹭'的人拿着枪抵我后腰,说我闺女在省城上大学的名额......"他突然捂住脸,指缝里漏出呜咽,"我闺女上个月来看我,说她当年根本没考上大学,是'白鹭'买通了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