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看着前面乳臭未干的弟弟,心里的酸意都能泡一坛泡菜。
他五个儿子中有三个比六皇子年龄大!
这小子从来不上朝,今天第一天来,就排在他面前!
封太孙的旨意才念完,后面跟着又是一道旨意,这封旨意是夏元帝亲自写的,第一句就把百官干沉默下来。
“朕年少顽劣,幸赖皇后教导,方有所长进。”
从古至今,大概只有夏元帝敢坦荡荡地承认自己年少时顽劣,还说是皇后把自己教导好的。
“皇后仙逝,朕心甚痛。皇后所出两子,皆如皇后一般钟灵毓秀。
今太孙立,太子一脉后继有人,朕心甚慰,皇后在天之灵亦如朕。
六皇子年十七,少聪慧,诚孝笃,今封瑞亲王,赐居先秦王府。”
满朝文武更安静了,先秦王指的是夏元帝的亲爹!
六皇子立刻跪下磕头:“儿臣谢父皇恩典。”
旁边杨太师微微垂下眼帘,先秦王府可是龙兴之地,出了三个皇帝。
老皇帝是夏元帝的亲爹,他从无子的兄长手里接走皇位没多久就病死了,大概是受不住这福气。
废帝是夏元帝后娘生的弟弟,被他砍成八瓣。
第三个皇帝是夏元帝本人。
夏元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道:“东宫子嗣稀少,太孙孝顺,曾亲自与朕说要随太子住在东宫。
太孙暂住东宫,待朕处理好北戎,再定夺此事。”
说到这里,夏元帝突然起身。太子和太孙一起起身,都伸出手想扶住他。
夏元帝拒绝了人任何的搀扶,双手背在身后,沿着九龙台阶慢慢往下走。
“朕年幼失母,先秦王妃设计让朕离府,朕又失秦王世子位,皇后与太子跟随朕浪迹天涯多年。
上天庇佑,有诸位爱卿相助,朕登临九五。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朕时常想起在先秦王府里的日子。
先王虽宠续弦灭发妻,但为朕定下皇后这门婚事,朕心感念先王。
朕是先王嫡长子,若无这一身份,朕难成大器。
朕年事己高,往事不可追,惟愿天下太平,千家万户父慈子孝。”
说完,他声音洪亮起来:“恭亲王!”
恭亲王立刻出列跪下:“陛下,臣弟在。”
“追封先王为孝慈皇帝,葬入工部为朕建造的皇陵,朕的皇陵等钦天监择地后再建。”
恭亲王愣了一下,片刻后立刻磕头:“臣弟遵旨,陛下诚孝,父皇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朝国泰民安,保佑陛下龙体安康。”
所有人一起跪下拍马屁,夸夏元帝孝顺。
大家心里都门儿清,不是夏元帝想原谅亲爹,而是做给太孙看的。
夏元帝被亲爹赶出家门,他依然能追封亲爹为皇帝,甚至把老皇帝埋在他自己的皇陵里。
太子虽然傻了,但一首把太孙当眼珠子疼,太孙以后要是敢不孝顺亲爹,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