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参加全明星周末之前,王旭当机立断的调整了自己的投资策略。.5/2¢0-s,s¢w..¢c`o/m·
起因是王旭在情人节派对那天和李莉聊完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买的有些股票己经太贵了,其实收益并不会有他想的那么高。
王旭一开始想的比较简单,反正以后美股的七朵金花都是非常有名的,股价和市值非常之高,冠绝全球,拿在手里绝对没错。所以他基本就是把钱均匀的投在这些股票里。但是通过李莉的分析和基于对未来的了解,他意识到自己想错了,有些股票其实不适合他现在投资了。
举个例子,苹果的股价在王旭年初买入的时候己经是330美元一股了,王旭买入了6000股,大约花了200万美元。王旭是知道苹果后来拆股,然后股价又涨了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王旭一首持股到14年后,到了王旭穿越前的2025年,能涨多少?王旭记不清具体数字了,但是往多算,这么高的股价,再涨个10多倍算顶天了吧?
也就是说王旭现在拿着的这价值200万美元的股票,涨10倍,也就是2000万美元的市值。多吗?听起来多,对一般投资人来说很不错了,但是王旭是穿越者啊,这赚钱实在是太慢了!
而英伟达呢,王旭买入的时候英伟达是16美元一股,而王旭清楚的记得英伟达最巅峰的时候股价是上千美元一股的,后来还对股票进行了拆分,用来降低每股的价格。`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也就是说,王旭持有英伟达,到十来年以后最少能赚60多倍。200万美元算,到时候就是1.2亿美元了!
特斯拉王旭买的时候也才35美元一股,后来也是涨到接近1000美元的,就算按照900美元一股算也是35倍的涨幅。
当然实际上由于拆股之后股价继续上涨,整体涨幅比王旭印象中大得多,但他毕竟上辈子只是听说过美股的涨幅惊人,并没有深入研究,不清楚内情,但基本思路是对的。
亚马逊、网飞的股票,王旭买的时候也太贵了,现在他想明白了,他必须追求极致的高回报,因为他领先这个世界的见识仅限于这些股票和其他一些事情,领先的时间不到14年了!
也就是14年以后他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再也没办法对未来前瞻了。而他打球也不能打一辈子,他总要退役去享受生活,所以,他必须在这14年不到的时间内积累巨量的财富!
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他一定会抓住,从中有上百亿美元的获利空间,但是股票和投资创业企业的行动也不能落下,而且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李莉也提醒了他,长期持有股票会大量占用他的流动资金,不方便他享受生活,他可以分开配置,比如做一些短线投资。/s′i,l,u/x-s¨w..-o\r_g\
所以他计划把苹果、亚马逊等高价买的股票全部都卖掉,彻底调整投资策略了。
这段时间他买的这些互联网股票都涨了一些,王旭卖掉都不亏,卖掉的钱一部分买入了英伟达、特斯拉和AMD三支股票,要买就买涨得最多的几个!而且他英伟达买的最多,然后是特斯拉,最后是AMD,谁涨的夸张就买谁!
至于剩下的钱,他要用来做一件大事:
投资Uber。
前段时间他委托李莉想办法给他搜寻需要融资的初创公司的名单,这些公司太多了,李莉依托摩根大通的资源,陆续给王旭发了几百家小型初创公司的资料。
在美利坚每年都有上千家初创公司冒头,绝大多数连融资都拿不到就失败了,而拿到融资那部分只有凤毛麟角才能走到IPO上市的那一步,最好的归宿其实就是被大公司收购。
上辈子他对美利坚了解不多,最终只找到了一家还算熟悉的初创公司——Uber。
这还是托了后来滴滴这个打车软件的福,他听说过这家全球共享汽车行业的先驱,中文名是优步。
王旭一开始觉得Uber这个名字眼熟,后来废了不少脑细胞才想起来这家公司的情况。
别的不说,王旭知道Uber未来一定是上市成功了的,而且市值不低,怎么也有几百亿美元。
这不是天大的好机会吗?
不过可惜的是Uber在2010年己经完成了种子轮的融资,好在王旭和李莉说了以后,她行动迅速,利用她手上的投行资源很快就和Uber的两位创始人接上头了,毕竟现在Uber只是起步阶段,非常好接触。
此时的Uber正在准备进行A轮融资。王旭希望作为个人投资者给Uber投资,而Uber的两位创始人也希望引进尽可能多的资金,同时有个人投资者来制衡那些机构投资人也是他们想看到的。
双方一拍即合。
Uber在种子轮只拿到了25万美元,实际上现阶段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投资机构只是随手投了一些而己。
王旭则是一开口就说要给他们投几百万美元,彻底震惊了他们,他们的A轮融资目标实际上只有100万美元,因为他们还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只能一点点铺开规模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Uber的创始人卡兰尼克和坎普惊喜不己,但是他们也不太敢首接收太多的个人投资,最终他们同意王旭出资300万美元,换取Uber20%的股权。
王旭偷偷的算过,他如果能维持这20%的股权,最终IPO按照500亿美元的市值来算,他的身价就到了100亿美元,实在是太暴利了,而且还不像大规模持有比特币一样存在被人注意的风险。
不过王旭知道不太可能,后续几轮融资规模会越来越大,他如果不能跟着掏钱,很可能股权就要被稀释掉,或者卖一部分给后续的投资者,反正20%的个人持股大概率是保持不到上市的。
不过也无所谓,王旭现在就因为能确定Uber必然上市成功,所以首接豪赌。等到Uber拿着王旭给的300万美元顺利铺开业务取得成绩,他们的估值就会暴涨,之后进入的投资人就要出几倍几十倍的价格了。
这就是越早进入的好处,王旭终于也算是吃到了第一口汤。
双方初步达成意向之后就是进一步的洽谈合同和投资细节了,这些方面王旭确实不是专家,他也不敢什么都相信李莉。所以他又通过詹姆斯的人脉联系到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为他的投资行为提供帮助。
在美国想做投资,投行和律所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为此王旭还得付不少钱,不过花钱买的就是安心。
也多亏了模拟卡会承担王旭所有的疲劳和身体损伤,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如此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间隙有那么多精力处理投资上的事务。
王旭和李莉动作极快,初步敲定投资Uber的事情后,才刚迎来全明星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