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一间简陋的农舍。
一个书生正坐在屋檐下,认真的翻看书本。
他是这次进京赶考的举人。
因为家贫,考试一结束,他就退掉城中的客栈,在城外十多里远的小村子里,租了这间农舍。
正看得入迷,篱笆墙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子章,子章!”
声音传来,人也紧跟着进了院子。
林子章抬头看到来人,高兴道:
“杜明兄来的正好,快看这本注解,是我从何兄那里借来的,书上的解析鞭辟入里……”
他还没说完,就被杜明打断了。
“哎呀,考试都结束了,你就不能放松几天,还成天抱着书读。”
林子章笑道:
“考试结束了,学习又没有结束。”
“这书是何兄珍藏的大儒注解,只能趁放榜之前赶紧看完,不然过些天我们走了,就看不到了。”
杜明无奈摇头。
林子章就是个书痴。
“以你的才学,肯定榜上有名。等留京授职,还怕没有时间读?”
林子章摇摇头:
“我可没有这个自信一定考中。”
杜明道:“你就是太谦虚了。好了,我找你是有别的事。”
“岳国公府的两位小少爷要在三天后举办一场文宴,给你我都发了请帖。”
“我一拿到,就赶紧给你送来了。”
杜明从怀里小心翼翼的取出烫金请帖,充满兴奋的说:
“你赶紧跟我进城去,买套像样的衣服。”
“这两天你就跟我住一起挤一挤,后天赴宴千万不能迟到。”
林子章疑惑道:
“我们俩又没什么名气,岳国公府的少爷为什么会给我们发帖子?”
他们进京的路上,不知为何,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紧赶慢赶的才抵达京城,离开考就剩两天了。
急忙忙寻了住的地方,就迎来了考试。
所以他们在应试的举人中,几乎是透明人。
像岳国公府那样的门第,邀请举子,也应该邀请那些有名望的才对。
杜明道:“我打听了一下,那两位小少爷年纪都不大,可能就是想请人去玩。”
“有些自持自矜的人,可能不愿意陪小孩子过家家。也有些早就有门路的,或许不想跟祝家有瓜葛。”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好机会。”
“尤其是子章你,一无家世二无钱财,倘若高中,需得有个依仗,仕途才能走得顺。”
林子章露出有点抗拒的神色。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略微思考了一下,道:
“岳国公府的风评有好有坏,不知真假。我们就去看一看情况,再说其他。”
杜明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先去看看。你快收拾东西,我们进城去吧。”
片刻后,两人一起进城了。
他们走后不久,山坳里走出来一个猎户打扮的人。
他提着两只野兔,远远坠在两人后面,也朝城里走去。
汪府。
汪赫走进汪三思的书房。
“爹,刚才得到消息,祝月桥要办一场文会,邀请了很多寒门学子。”
“林子章、冯高正、夏启那些人,全都在邀请名单上!”
他脸色有些苍白。
“爹,祝家该不会知道了什么……”
汪三思不悦的扫了一眼面前的长子。
数次受挫,尤其是前几天狼狈逃回来,看到悦宜的惨状,赫儿的胆子仿佛被吓破了。
一点风吹草动,都紧张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