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楚晚卿这么糊弄过去。
孙山见状,立马站出来。“皇后娘娘,敢问皇上何在?今天这么大的宫宴,为何只有皇后和太子?”这个问题,也是现场所有人都关心的。之前一直说皇上病重,现在外面传言什么都有。有说皇上是被软禁了,皇后有了异心。有说皇上早已不在京城,皇后这个时候让三品以上官员进宫,意图拉拢。甚至还有人说,皇上早就被害了,如今的大晋江山,早就落在了楚家人手里。楚晚卿就是要振兴楚家,恢复原来的将军府。五花八门的流言,在大臣们心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今日,大臣们务必要得到一个真相。楚晚卿视线往大殿扫过,看到孟国公身边,以往都是跟着瑞王,今天却没有人。“瑞王和瑞王妃呢?”冯公公回禀。“小郡主突然生病,瑞王和瑞王妃走到半路又返回去了。刚派人来告假,说今天宫宴来不了,还请皇后赎罪!”楚晚卿凝眸,不对劲。这生病太突然。她眼神示意下首的陆升。陆升明白,当即转身出去了。随后,楚晚卿又看向了一直挑事的孙山。“孙大人,好像对本宫很有怨言呢。”孙山自觉今天有靠山,梗着脖子不服气。“百官已经多日不见皇上,皇上病得蹊跷,我等有权利质疑此事。还望皇后请皇上出来,哪怕跟我等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也是好的。否则,我等有理由怀疑,外面的流言不是空穴来风,楚家,确实要谋逆。”楚晚卿直白,孙山更是直截了当。今天的宫宴,连虚与委蛇都省了。楚晚卿看向百官和家眷,大家目光都聚集过来,很显然都在等答案。深吸一口气,楚晚卿声音清浅开口。“皇上确实不在后宫。”满殿一片哗然。“皇上刚刚登基,怎会擅离后宫?是不是你这个毒妇,把皇上给谋害了!”孙山目光亮了起来,好像终于等到了楚晚卿亲口承认,抓住了楚晚卿的把柄。楚晚卿淡淡看着他如跳梁小丑。“皇上已经赶赴边关。边关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此事事态严重,稍有不慎,将会引起两国大战,如果大晋将士屠村的事情得不到澄清,列国也将有理由讨伐大晋。到时候,大晋四面楚歌,在座各位的荣华富贵,也就没有了。”这本是正当理由,夜九宸离开后宫,是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可正如孙山所说,夜九宸刚刚登基,楚晚卿亲口承认这件事情,无疑是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一个信号。后宫的孤儿寡母,可以欺负了。果然,话音刚落,十三皇子站了出来。“皇叔刚刚登基,国事繁忙,大西北水灾旱灾同时爆发,十三座城池陷入恐慌,百姓岌岌可危。皇叔现在离京,置我朝大西北灾民何在?”楚晚卿目光扫过去。许久没见十三皇子,这个人再没有往日在她面前的讨好卑微。大概是觉得有人撑腰了,今天的气势十分足。 “那依十三皇子的意思,皇上应该怎么做呢?”十三皇子大义凌然。“身为皇上,自然是坐镇京城。皇叔以前是武将,就喜欢打打杀杀,动不动就往边关跑也正常。可现在,他是皇上,眼里不仅要有边关的战事,还要把大晋所有黎民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这是在指责夜九宸顾此失彼,还是以前那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莽夫吗?楚晚卿眸光生寒,扫了过去。十三皇子见楚晚卿变脸,觉得戳到了她的痛楚,说得更起劲。“不过侄儿也能理解。皇叔到底是处理国事的经验不足,父皇在位时,侄儿有幸帮父皇处理过朝政,对灾荒的事情处理有经验。既然皇叔喜欢在边关待着,即使当了皇帝,也喜欢一声不吭的往那边跑,全然不顾国内百姓的死活。不如,就让皇叔在那边待着吧。国事,侄儿很愿意代劳。”明目张胆的想夺位。大臣们和家眷们面面相觑。有一脸茫然的。没想到自己只是参加个宫宴,为什么还能遇到谋朝夺位的事情。有一脸得意的。这些人早就和十三皇子密谋好,就等着看楚晚卿被赶下台的。还有一脸怒气的。本以为皇位已定,京城可以安稳些时日,没想到这么快就生出了变故。楚晚卿冷凌开口。“十三皇子,这是想造反吗?”“夜九宸的皇位,不也是造反得来的吗?”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大家回身望过去,就见太皇太后在段逸雪的搀扶下,一步步迈进大殿。太皇太后,许久不见的认了,形容比以前越发憔悴起来。连妆容都没有打理,一身衣衫跟身后的嬷嬷好不到哪去。楚晚卿美眸一眯。她这是在告诉大家,夜九宸虐待她了吗?太皇太后手拄龙头拐杖,一脸怒气的走进大殿。咣当一声,龙头拐杖在地上一杵,声音直击得人内心发颤。“这皇位,夜九宸能夺,哀家的曾孙怎么就不能夺?”孟国公料到十三皇子趁机搞事情,没想到他背后竟然是太皇太后。这位老人家,是不把大晋江山搞乱,不罢休吗?孟国公扶了扶额,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太皇太后,大晋刚安稳数日,还请您三思!”如果让十三皇子登上皇位,太皇太后必然会把控朝政。还有后宫一直不安分的太上皇,只怕大晋江山,要乱。太皇太后不善的瞪了孟国公一眼。“孟国公一向独善其身,这也是先帝和太上皇重用你的原因,可现在,你为何非要偏帮夜九宸?”严厉的质疑,是在不满孟国公的立场。孟国公心累。楚晚卿急忙开口。“太皇太后,孟国公没有偏帮任何一个单独的人,他是在偏帮大晋的黎民百姓!”“呵!”十三皇子一声嘲笑。“孟国公要真为黎民百姓着想,就应该顺应民意。皇叔只是个会打仗的莽夫,处理不了朝政。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大晋江山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