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白震带队来到了姜家窑。
他带来了不少以前义勇军的兄弟,这些义勇军听说好不容易有了打鬼子的机会,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姜家窑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口袋,随时准备等待日寇钻进口袋。
白震站在村口,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
他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兄弟们,我们的机会来了。这一次,我们要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白震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
他的手下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挖掘战壕,设置陷阱,准备武器。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表情,他们知道,这是为了保卫自已的家园,为了保卫自已的亲人。
白震看着忙碌的手下,他的心中充满了骄傲。
他知道,这些兄弟们都是勇士,他们将会为了正义而战,为了自由而战。
“震东洋,你觉得我们这次能成功吗?”一个义勇军的兄弟走到白震身边,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
白震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我现在不叫震东洋了,我发现啊,打鬼子不是口号喊出来的,口号喊的越响挨揍挨的越狠。
咱们就得这么悄没声的给日本鬼子点厉害瞧瞧!”
他的手下们听了白震的话,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信心。
李育才站在姜家窑后山的山坡上看着游击队和那些集结而来的义勇军的布置,眉头紧锁。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姜家窑的位置划了一个圈,然后摇了摇头。
“不行,在这里伏击太容易暴露我们的根据地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张甲州和其他几个义勇军的首领围在地图旁,他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李政委,姜家窑附近地形复杂,不是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吗?”张甲州不解地问道。
李育才叹了口气,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
“你们没有想过,如果在这里伏击,一旦战斗打响,我们的根据地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对战友的关心。
众人沉默了,他们知道李育才说的是对的。
他们不能因为一次战斗,就将整个抗日根据地置于危险之中。
他们需要重新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地方进行伏击。
“我建议,我们可以在小兴安岭的余脉附近设伏。那里地形更加复杂,而且距离我们的根据地也更远,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
李育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他已经在心中有了计划。
众人点了点头,他们相信李育才的判断。
“好,我们就在小兴安岭的余脉附近设伏。”
张甲州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他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